幼兒園作為孩子成長的起點,在孩子們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審美與創造力。
隨著幼兒教育模式的不斷深化改革,部分老舊幼兒園因建園時間較長,其環境和設備已無法與現階段幼兒園發展目標和教育模式相匹配。
因此,對老舊幼兒園的改造、升級,是園所推陳出新、提升整園品質,打造品牌形象的首選途徑。
幼兒園空間的改造升級應順應園所教育理念及園所特色,空間設計立足于特色課程體系和現代美學,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空間設計規范,從幼兒視角出發,為幼兒提供安全、健康與有趣的生活學習環境。
臻于教育細節的
幼教家具
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園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隱形課程,而家具是環境創設中的重要部分。在幼兒園班級環境中,家具并非只是簡單的收納工具,還承載著開展區域活動、滿足幼兒情感需求與社會發展需求等作用。
在城市里居住的孩子,少了很多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童年之家將產品與大自然連接,推出了多個主題系列產品,如綠意森聆、雅菲童話、原木物語、童年印象、簡約溫莎等,每款系列產品根據幼兒園的功能需求和幼兒活動需求設計,適合各風格幼兒園教學空間的靈活使用,提升園所藝術美感。
我們充分考慮園所室內游戲和幼兒生活需求,家具的形態和區角組合根據教室面積的大小和區域的創設需求來定,充份利用每一寸空間,力求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無限的玩耍、探索、學習可能。
家具可以根據課程需要自由搭配組合,創設多樣室內環境,實現多種功能的轉化,幫助教師高效開展角色表演、美勞、閱讀、建構等各類區域游戲,充分發揮環境的隱性教育作用,提升園所教育質量。
基于教育功能的
室內環境優化
幼兒園環境設計的價值不止于“環境”本身,更在于隱藏在幼兒園環境背后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哲學思考。環境也是“生活化課程”中最具靈活性和隱性影響力的部分。
幼兒園改造中最核心的環節是對空間的規劃與重組,將內部空間布局和結構進行調整,打破原有空間構成的同時,對其進行新的劃分和利用,增加空間的功能性和實用性。
在舊園環境設計中,可以從幼兒園的辦學理念和特色入手,統籌確定整體環境創設的風格特點,將一些能體現辦學理念的元素貫穿整個環境創設,如主題墻、裝飾、色彩、材質等等進行改造,同時注重環境藝術氛圍。
在兒童發展的角度,探尋幼兒與教育的需求,結合幼兒所學習的五大領域或課堂的延伸,融合多領域的知識教育,創設適宜幼兒活動的開放性空間,設置多功能區域,并注重各區域間的聯系,引導孩子在活動中自主探索、交流。
在園所內增設多功能空間,如幼兒園內的走廊、大廳等公共空間,可將其作為游戲空間、接待空間、品牌展示空間等多種功能使用,提高空間利用率。
激發主動學習的
戶外環境優化
許多老舊園所戶外場地大多存在建筑面積不足、設備陳舊或功能不全等問題,在改造時可以通過優化屋頂、中庭等活動平臺利用率來彌補用地面積不足等問題。
復合型功能的戶外設備也是豐富空間游戲性的重要改造方式,與專業的設計團隊合作,針對幼兒園的自然環境與校園文化,設計獨具特色的多功能戶外活動區,無疑是提高幼兒園競爭力的一張王牌。
兒童是通過周圍的環境,生活中感興趣的事物探索來學習和認識世界的,我們可以通過自然植被、微地形等自然生態搭建以及多種類自然材料投放,還原真實的自然場景,并增大型設備、沙水游戲、種植區、養殖區等,鼓勵孩子們探索、體驗不同空間環境,通過游戲、活動、互動等方式培養社交能力并促進情感發展。
在戶外區角放置一些趣味性的材料,美術及音樂等活動的種類選擇也可以豐富一些,不局限于單一的繪畫,結合手工、雕塑等,提高藝術區角的藝術性和創意性,給予孩子更多的靈感和啟發。
幼兒園改造的過程絕不是簡單的翻新或修復,而是對園內環境進行質的提升和改善,童年之家關注基于功能需求下質量與成本的平衡,堅持對品質的追求和對兒童健康成長的專注,豐富活動場景營造,用多元設計手法、趣味性的改造,讓老舊的校園環境重煥生機與趣味。